科普知识
首先,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现场隔开,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危险,防止“无知无畏”人员随意进出。
作业过程中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纯氧通风。同时,要定期检测或连续监测工作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如果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应重新通风并检查合格后才能再次进入受限空间。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行,受限空间内氧气含量浓度低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清点工作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与外界有可靠的通讯联系;监护人不得离开工作现场,并与工人保持联系。
受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后,现场相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扩大。企业相关责任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的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在自身救援技术、设备、队伍无法救援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联系消防救援队等专业救援单位开展救援,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各种数据资料。应急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时应保护好自己,并穿戴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应按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以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指导问题整改,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 上一个:工业酸雾废气该怎么处理?
- 下一个:粉尘防爆是什么,一般造成粉尘爆炸的三种因素